观点 | 法学院朱作贤教授在《中国交通报》就国际集装箱海运市场相关问题发表观点


2021-10-14

2020 年第四季度以来,在运输需求快速增长、境外疫情蔓延导致物流供应链效率大幅降低以及苏伊士运河搁浅堵航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复杂背景之下,国际集装箱海运市场出现了一舱难求、运价大幅上涨的全球性现象。

2021年9月17日起,《中国交通报》开设了《国际集装箱海运市场观察》专栏,邀请业内专家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朱作贤教授受邀就国际集装箱海运市场相关问题两次发表观点,积极为国际海运业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41E5B 46506

在9月17日首期栏目中,朱作贤教授发表题为《我国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的观点,通过尝试计算国际集装箱海运市场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几个相关市场HHI数值,以考察当前我国国际集装箱海运市场的市场结构特点,科学分析该市场的竞争或垄断程度。

9月23日,朱作贤教授发表题为《遵循法治原则促进国际海运市场公平竞争——“高运价”的法律观察与中国应对之策》的观点,尝试基于法律视野冷静观察高运价这一全球性现象,并提出国际集装箱海运市场的治理之策,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作者简介

朱作贤教授是中国航海智库首批特约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海商法、海上保险法、航运反垄断法律与政策等。

兼任辽宁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国际海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海商法协会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贸促会联合国贸法会观察员专家团成员,中国船东协会保险与法律研究会专家委员,大连海事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法律所执行所长等。在20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深耕于国际海事法律与政策,积极参与国内航运立法及国际海事公约制定工作,目前作为联合国贸法会(UNCITRAL)第六工作组中国代表团专家成员正在参加关于外国船舶司法出售公约(《北京草案》)磋商制定。独著或合著学术著作、教材10余部,主持、参与了30余项重要科研项目,在英国著名法律期刊The Journal of Business Law 、《人民日报》(理论版)、《新华文摘》等发表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论文,近年来撰写的4篇资政建议获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撰写关于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船舶登记条例的建议被采纳;受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委托撰写研究报告为相关司法解释出台作出贡献等。

站内导航

版权所有 ©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地址:大连市凌海路1号 邮编:116026

技术支持:集群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