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民法典》宣讲活动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为进一步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推进《民法典》宣讲深入人心,宣讲员们不断探索创新宣讲手段,借力新媒体平台强势开启“云端”普法style,以趣味性强、参与度广、传播性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为《民法典》宣讲“神助攻”,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再次掀起《民法典》学习热浪。
“我们既是民法典时代的亲历者,也是民法典精神的传递者。”作为一位已经毕业的2020届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翟逸凡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一直颇有兴趣,《民法典》表决通过后,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法学院民法典宣讲团,通过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普法文章,重点对《民法典》中有关胎儿权利、物业管理、格式条款、居住权、隐私权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宣讲。他的普法宣讲工作受到了家人们的大力协助,不仅在精神上予以支持,还提供资金方便他购买《民法典》相关书籍,保证《民法典》宣讲内容的准确性与专业性。他表示,今后将继续不断学习《民法典》相关内容,加强对《民法典》条文的学术研究,将这份热爱一直保持下去。


“精准定向普法是我们的宗旨。”2019级研究生董泽瑞、董寅贵、王泽龙、杨文丛四位同学,贴近当下热点,从回应现实问题出发,通过60万关注量的音乐圈大V及微信订阅号面向歌星及歌迷朋友们定向普法,为了让歌迷融入其中,他们将音乐作品中的人物编进案例,引发了歌迷朋友们的积极讨论与提问,普法效果获得一致好评。


2018级研究生王方与小组成员共同注册了“民法小助手”公众号,运营过程中,虽然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但是在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之下,顺利完成了每次的宣传任务。公众号通过发布“《民法典》亮点解读”“《民法典》小知识”“午间小故事”等栏目等对《民法典》进行宣讲和解读,获得了大家的转发与点赞。“在以这种形式宣传《民法典》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我的分析整理能力,也让我感受到宣讲工作的快乐。”王方谈到。
2020年6月26日,2019级研究生孟祥法、张竹青通过“虎牙直播”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并吸引了4.5万的观众观看。考虑到平台的观众年龄及实际需要,宣讲之前,他们对宣讲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准备。宣讲过程中,小组成员们对《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及《民法典》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重点对大家比较关心的公民权利、高空抛物、离婚冷静期等内容进行了较为细致地讲解。宣讲最后,小组成员与观众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对观众提出的校园欺凌、考试作弊、婚姻共同财产、离婚冷静期及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并从道德伦理方面对观众提出的“同学纠纷”问题进行了回应,受到了直播间观众的一致好评点赞,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自《民法典》颁布以来,热议最多的当属婚姻编和继承编。为减少聚集,2020年7月1日,2019级研究生王晓雪、原燕鹏、张恒硕、张少卿、刘鑫月、杜依淑、刘秀朋所在的宣讲小组通过ZOOM平台,以线上直播的方式,面向身边的亲朋好友作《民法典》宣讲。重点分享了在《民法典》编撰过程中高居微博热搜的离婚冷静期有关规定及继承编中关于遗嘱的形式与效力、遗产管理人制度的增设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并对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解答,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2018级研究生于晓霜、岳晓菲、严丽娟同学作为《民法典》宣讲团的成员,积极响应国家宣传《民法典》的号召,于2020年7月5日19:00,在“企业微信”组织了网络直播,就《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编内容进行了宣讲,为大家讲解从恋爱、结婚到离婚所涉及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宣讲前,团队成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不仅提前规划了宣讲内容,而且做了一系列的前期宣传工作,获得了大家的关注与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宣讲效果。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本次民法典宣讲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海大学子积极作为、开拓进取,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时不我待,昂扬向上的姿态在法治中国建设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未完待续.......